微软必应app下载
你的位置:微软必应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八路军帽子上的“两粒扣”,有什么作用?看完就知道有多么高明了
八路军帽子上的“两粒扣”,有什么作用?看完就知道有多么高明了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52    点击次数:82

军队用的帽徽就像是军队的身份证,像国民党军队的帽子上那个就是青天白日的图案,而日本陆军的呢,则是五颗金灿灿的星星。

你知道吗?八路军的帽子上,用的居然只是两颗很不起眼的小扣子当标志!

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
【什么是帽徽?】

平时生活中,大多数人戴帽子主要是为了保暖,而有些人呢,戴帽子更多是为了追求时尚潮流。

冬天保暖的帽子,大多是短毛绒或长毛绒做的,很少加金属装饰。而时尚帽子呢,材质轻薄,主要看的是上面的品牌标志,像宝马、奔驰、奥迪这些车标,还有耐克、阿迪达斯这些运动品牌,金属感很强,做成帽徽特别显档次。

咱们国家的检察院和公安机关,他们的帽子上都有个标志,就是天安门城楼上飘着一大四小的红五角星,看起来既严肃又威风,代表着咱们国家的尊严,是谁也不能侵犯的。

咱们中国军队的帽子上,有个醒目的标志,就是一颗大大的五角星,里面神气地写着“八一”俩字。这既是为了记住八一建军节这个重要日子,也是向全世界展示咱们中国军队的威武和庄重。

看来,帽徽这东西挺有门道的。

不过,在解放前头,就连抗日战争那会儿,八路军的帽子上用的帽徽,其实就是两颗挺不起眼的灰色塑料扣子,这些扣子既没啥花样,也没镶边装饰,更别提有啥金属的光泽了。

跟国民党那大块头、闪着青天白日的金属帽徽比起来,咱们八路军头上的两粒小纽扣简直就像是简陋版的,正儿八经地可以叫做“乡土气息浓厚的八路军”。

没想到,这看似平平无奇的八路军帽子,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呢。

这顶军帽上那两颗不起眼的扣子,它们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经历呢?

【红军,八路军,新四军】

大家通常觉得,国民党军队挺明确的,毕竟它一直都在,也很特别。但说起共产党领导的军队,像红军、八路军、新四军,大家都知道它们是好人家的队伍,是帮穷苦老百姓脱离苦海的正义之师。不过,它们之间到底有啥不同,知道的人就不多了。

那么,红军、八路军和新四军究竟有啥不一样?它们之间有啥联系呢?

聊起红军,那就得说说中国土地革命战争那时候的情况和背景了。

1924年1月,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携手,主要是为了打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。他们联手发起了武装斗争,这次斗争被视为国内第一次大革命,大家也叫它“国共合作革命”或者就简称“大革命”。

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办了首次全国大会,那时候共产党成立还不到三年,力量还不算强大,但他们还是踊跃参加,为大革命的浪潮添了一把火,狠狠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嚣张气焰。

其实,一个国家由一个政党来领导,再有一个政党来监督,两者一起努力建设国家,也挺好的。

可是,到了1927年,蒋介石和汪精卫不再遵循孙中山提出的与共产党合作的策略,反而对共产党员大开杀戒,导致国共两党的首次联手合作彻底瓦解,紧接着便是长达十年的第二次国内战争。

1927年8月,经过南昌和秋天的两场大起义,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,那就是工农红军。毛主席带领的中国共产党,想让农民的力量壮大起来,就决定先到农村去,包围城市。他们在农村建起了革命的大本营,可当地的有钱有势的坏人却非常不满。

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地主霸占了好多田地,老百姓呢,没地可种,只能去给他们当佃农,过着穷苦生活。这样一来,土地迟早得重新分一分。

共产党把土豪劣绅推翻,把土地分给大家,很快就引来了土地革命的风暴,率先向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发起了挑战。

共产党带领的队伍主要是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,大家习惯叫他们工农红军,或者简单地说红军。

1937年7月7号,日本挑起了卢沟桥事变,这标志着他们开始大举侵略中国。为了对抗日本的侵略,共产党积极呼吁,最终让国共两党停战并再次携手合作,全国上下一起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中。

8月22号,国民政府把红军的主力队伍重新组建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,这支队伍归共产党领导,但里面也有国民党的大官。之后,工农红军的第一、二、四方面军,还有西北红军,都并入了第八路军。

那新四军又是怎样的情况呢?

说起来,在以前的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候,国民党军队五次攻打共产党,但前四次都被共产党巧妙挡回去了。可惜啊,到了第五次,共产党没能挡住,红军的主力队伍只好开始长征了。

陈毅和叶挺带领的一部分红军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游击队,仍旧在与国民党军队斗智斗勇,他们组成的队伍被人们称为新四军。

之后,八路军和新四军合并在了一起,统称为人民解放军。

从最初的红军,到后来变成了八路军、新四军,大家都没料到,八路军的帽子上最终装饰的,仅仅是两颗平平无奇的小扣子。

其实一开始,情况并不是这样的。

【五角红星,青天白日,两粒扣】

1927年,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,叫做工农红军。那时候红军的装扮,到现在都让人挺想念的——他们穿着青灰色的中山装,翻着领子,身上有四个口袋,衣领上还镶着两块醒目的红领章。头上戴着八角帽,帽子上钉着一颗闪闪的五角红星。腿上绑着灰色的绷带,脚踏灰色的帆布鞋。

那鲜红的领章和闪亮的五角星特别抢眼,全身透着一股子革命英雄的风采。

那时候,红军的军装可真是宝贝得很。因为东西少,没法给每个人都配上,通常得等当兵一年后,才能穿上属于自己的军装。所以,军装穿到发白,还到处打着补丁,这事儿太常见了。

不少人把红领子和帽子上的徽章缝到其他衣服上,大家一眼就能瞧出那是红军的人。那枚闪闪发光的五角星帽子徽章,大多数人都是特别小心地收藏着呢。

因为五角红星是用金属做的,不容易坏,但一旦丢了,补起来就难了,而且做它要花好长时间,成本也高,所以挺值得收藏的。

就算是最不起眼的帽子,一旦缝上了五角红星的帽徽,立马就显得特别荣耀。说到这五角红星的帽徽,大家不仅喜欢,还特别尊敬。

这顶带着特别含义的五角红星帽子上的徽章,过了十二年竟然有了变化。

1936年12月,张学良和杨虎城搞了个大动作,西安事变,硬是让蒋介石同意抗日。多亏了周恩来的帮忙,国共两党又走到了一起,联手打鬼子。这次,国民党挑了大梁,共产党就在旁边帮忙,听国民党的指挥一起打仗。

国民党有钱有势,一开始包揽了军服、枪械和粮草的供应,所以红军的制服从灰色换成了浅蓝色。这样一来,许多之前没军服的红军战士也穿上了新装,领到了个人的武器,还头一回尝到了压缩干粮和牛肉罐头的滋味。

正当大家笑得合不拢嘴时,突然发现帽子上的徽章变成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徽,这下子,战士们心里可不痛快了。纳闷为啥五角红星的帽徽不见了,反倒戴上了以前敌人的青天白日徽呢?尽管袖子上还别着“八路军”“新四军”的袖标。

不管领导们如何努力做心理疏导,战士们心里始终有很大反感,想想国民党顽固派以前干的那些坏事,害了多少英勇的先辈啊。

国民党眼见着自己的士兵在前线拼命,天天都有不少人伤亡,可共产党那边却好像越打越强,人数从几万一点点涨到了几十万。这让国民党又气又急,他们不光削减了对军队的补给,还想尽办法要把共产党的队伍往前线推。

1940年10月份,蒋介石给朱德、叶挺他们发了电报,说想让皖南那边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调到黄河北边去。朱德他们心里明白这是个圈套,但想着早点把敌人赶跑,就先答应了,让皖南的新四军从云岭出发,一路往北走。

不过,新四军在皖南行进时,突然被国民党大约十万人马团团围住。叶挺军长带着九千多新四军战士英勇反击,激战了好几日。最后,只有两千多人冲了出来,其他战士都壮烈牺牲了,叶挺也被抓了起来,项英等人也惨遭杀害。

而且,蒋介石还倒打一耙,说新四军是反叛的军队,硬称国民党是在正当打击叛军!

这就是发生在皖南的一次重大事件。

八路军和新四军战士们个个火冒三丈,早就对国民党那边物资时有时无、还经常短缺克扣的做法感到不满,于是,大家一气之下,都把头上的青天白日帽徽给摘了下来。

不过这么一来,军帽就变得光秃秃的,啥也不长了,像个荒地似的。

中央领导商量后决定,对以前的军帽做点小改动,让所有军队的帽子都一样,并且自己生产满足需求。

战士们接到新发的军帽时,注意到帽子不再是青天白日的样式了,而是换上了两颗灰色扣子,端端正正地缝在上面。

就是这两颗小扣子,让战士们的不满情绪烟消云散,后来他们还特别喜欢戴有这两粒扣子的帽徽。

【八路军帽子上的两粒扣,如此高明】

八路军的制服是灰蓝色的,帽子配上那两颗灰色的纽扣,简直是太搭了。

说起来隐蔽性,这个目标可真难瞧见,浑身上下都是蓝灰色,打仗的时候往灌木丛、草丛里一躲,敌人根本就找不到。而且啊,在抗战那会儿,八路军经常打游击战,这种只有两个扣子的紧身帽,穿戴上更方便躲藏和跑路。

有人可能会好奇,为啥我们不把帽徽改回那颗五角红星呢?

说起来,在抗日战争那会儿,八路军一开始力量挺弱的,连饭都吃不饱,一日三餐常常是饿肚子,很多时候只能靠吃野草来填饱肚皮。

五角形的金属红星得特别定做,而且因为它是金属做的,成本可不低,因此,用两颗小扣子来代替就最合适不过了。

五角红星星配上红领子,看上去确实让人精神饱满。但话说回来,八路军要是跟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硬刚,那肯定吃亏。八路军最适合的就是打游击,打得快、藏得好。所以说,五角红星和红领章太显眼了,反而不利于八路军打仗。

这两颗纽扣,藏着不少聪明劲儿,一点都不张扬,没搞那些花哨的东西。

从设计的角度来说,这两颗扣子主要是用来固定军帽两边的边沿。要是不用把帽沿翻下来,直接把帽沿搭在这两颗扣子上就好啦,这样一来,战士们的视线就十分宽敞了。

战士们要是想把帽沿放下来,只需把这两颗扣子松开就行,既方便又好用。

那帽子边上的那圈布是用来干嘛的呢?

这帽子有两种帽沿设计,一种是适合夏天戴的,另一种是专为冬天准备的。

冬天戴的帽子,帽檐做得特别厚实,还加了层茸茸的毛,只要解开两个小扣子,帽檐就能垂下来,把耳朵和脸蛋都包裹得紧紧的,一直到下巴那里,真的很暖和。你想啊,在前线那种冰天雪地里,趴着不动的话,很容易就被冻坏了,甚至可能冻死。但有了这带毛的帽檐,冻伤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。

热天戴的帽子帽檐很特别,就是常见的衬衣那种布料,既不太厚也不太薄。要是得藏着不让人发现,就把帽檐拉下来,再随手解开帽子上的两个扣,这样帽檐就能把耳朵、鼻孔都盖住。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蚊子咬,也不让小虫子溜进耳朵或鼻孔里,不然稍微动一下,就可能被人发现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

还有,当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,帽檐其实是个很棒的防护工具。在炮火连天、震耳欲聋的情况下,帽檐能把耳朵等遮盖得严严实实,有效保护耳朵,让耳膜少受伤害;它还能阻挡轰炸时扬起的尘土进入耳朵、鼻子,避免窒息、耳塞等风险。

要是少了这两颗扣子,帽子边缘就会晃来晃去,不光让人觉得军队管理不严,还特别没精打采,一点军人的威严都没有。所以说,这两颗不起眼的小扣子,作用可真是不小,能起到大效果呢。

也许有人会这样问:为啥非得用两颗扣子呢?想着物资不充裕,用一颗扣子不是更省钱嘛?虽说一颗扣子不贵,但多了也挺花钱的。

其实,这真的是个想得挺周到的设计。

打仗的时候,帽子会不停地晃动,扣子受到的压力也不小。从物理角度来看,用两颗扣子的话,它们就能平分这个压力。但要是只用一颗扣子,它就得一直硬撑着,时间一长就容易掉,这样一来,帽檐就会变得松松垮垮,来回晃动。

有了两粒扣子,就算其中一个掉了,还有另一个备用,这样就有备无患了。毕竟,两粒扣子一起掉的可能性非常小,除非是有人故意弄坏的。

另外啊,两颗扣子被整齐地排成一行,远远看去就像个数字8,跟八路军的“八”字发音还挺像,这或许也是八路军战士们特别喜欢它的一个缘故。

八路军帽子上的两个小扣子,别看它们不起眼,其实挺有讲究,透着股聪明劲儿,一眼就能瞧出八路军的领头人党中央,心思有多周全,考虑得多细致。

多亏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聪明才智,就算日本侵略军武器精良、装备顶级,八路军靠着简陋的装备和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,也让日军吓得不行,最后只能无奈地向中国举手投降。

大白天的,国民党顽固派心里那点小九九,就像是做了个白日梦。一个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政党,终究成不了大气候。就算他们有钱有势,军力强盛,也只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空架子。

两粒小小的扣子,代表着百姓,心里装着百姓,头上戴着这两粒扣子帽徽的八路军,自然能赢得百姓的支持,最终,他们把趾高气扬的国民党顽固派,从热闹非凡的南京、重庆赶跑了,让他们只能退到台湾去。

如今,每次在电视或电影里瞧见八路军这样的片子,瞧瞧他们帽子上的两颗扣子,咱们得明白,这两颗不起眼的小扣子,竟然藏着那么多的巧妙心思,真是挺不简单呢!

#春生四月#?



上一篇:4月1日,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“宝宝巴士”正式开通
下一篇:夏季“顶流”,大量上市!外国人也爱吃!今年价格怎么样?

友情链接: